遼寧省生態環境廳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8日
- 編輯:
- 來源: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遼寧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有關要求,我們編制了本報告,包括總體公開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情況,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開展政策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工作詳細情況,政務輿情處置回應情況,信息公開相關舉報、復議、訴訟情況以及制度建設情況等。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從2018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一、總體公開情況
2018年,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生態環境部落實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方案》要求,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和群眾重點關注的環境質量、環保行政審批、污染源監管等重點領域,深入推進“五公開”,不斷完善公開制度、拓展公開載體、落實公開責任,開展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行政權力規范運行,不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強化制度保障,加大主動公開力度。制定了《遼寧省環境保護廳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明確重點工作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責任單位、內容標準和保障機制。制定了《遼寧省環境保護廳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進一步推動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體系建設,提升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強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印發了《遼寧省環境保護廳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案》《遼寧省環境保護廳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方案》,對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及時調整廳部門網站“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專欄,對“放管服”改革、政策與解讀、財政預決算、政務服務事項和建議提案辦理結果等需要公開的重點工作及時進行了公開。建立專項重點工作專欄,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以及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環境質量、行政審批、環境監管等信息進行了公開。嚴格落實保密審查制度,全面落實“五公開”要求,將“五公開”(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的公開)納入辦文、辦會程序。
?。ǘ┘訌姽_平臺建設,增強政務公開實效。緊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始終將部門網站作為政務公開的主陣地,不斷強化平臺建設,切實增強公開實效。進一步豐富網站內容,新增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在遼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等特色欄目,網站功能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范圍進一步拓展。統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梳理、確認政務信息資源目錄168項;實現辦公OA與廳網站數據對接,網站咨詢留言和廳長信箱信息及時轉入OA辦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服務公眾。按照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要求,完成了省廳網站30個信息系統遷移、23個信息系統數據切換工作。發揮遼寧環保雙微公眾號的龍頭作用,先后開辟了“落實十九大”“落實2018”“督察整改進行時”“重強抓”“綠盾2018”“市縣環保事”等專題專欄,做好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宣傳,推廣各地工作經驗。推進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雙微矩陣建設,14個市全部開通政務微信、微博,出臺了《遼寧省環保系統新媒體矩陣管理辦法》,規范矩陣運行,正面引導輿論。制作了《遼寧省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一圖讀懂》系列和《2017年遼寧省環境質量公報》《美麗中國——環保行動者在遼寧》等新媒體產品,在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發布,展示了我省良好形象。其中“六·五”環境日楊鳴寄語,“美麗中國我們都是行動者”,被新浪微博推廣,點贊5萬余人次。
(三)注重政策信息發布,主動開展輿論引導。積極推進重大生態環境保護信息發布工作,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統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廳網站建設和應用為對外“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依托和窗口,不斷充實省廳網站政務公開內容,及時將政策法規、重大項目等信息第一時間發布。圍繞《遼寧省水污染防治條例》《遼寧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重要法規和重大政策文件,主動做好解讀工作,先后發布政策解讀信息16條。圍繞《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遼寧省首批環境設施面向社會公開》《遼寧省關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有關情況》《對27起環境違法案件實施掛牌督辦》《鎂質耐火材料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以新聞通氣會和新聞發布會的形式進行了8次新聞發布,及時、主動、準確、全面地向社會發布遼寧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重大新聞事件等情況。深入挖掘先進整改典型,每周在《遼寧新聞》、遼寧日報、省政府官方網站的專欄上報道我省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引導社會關注和輿論,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整改階段,省“一臺一報一網”連續播發整改消息,省政府網站環保督察整改專欄155條,省生態環境廳微信、微博80余篇,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8年,我廳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主動公開政府信息7019條。其中,部門網站公開環境信息3099條,政務微博公開環境信息650條,政務微信公開環境信息862條,報刊、電視等其他方式公開環境信息2408條。向省政府報送我廳制發的規范性文件4份。
圖1: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分類統計表
? | |
????????????????????????????????? | ![]() |
三、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堅持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大力推進重點領域環境信息公開工作。
(一)中央環保督察信息公開情況。主動做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信息公開工作,每周在《遼寧新聞》、遼寧日報、省政府官方網站專欄公開我省中央環保督察整改進展情況,“一臺一報一網”連續49周播發整改消息,遼寧電視臺播送新聞報道88條,時長205分鐘,遼寧日報報道124條,省政府網站環保督察整改專欄155條。按照“做好邊督邊改邊信息公開”的要求,認真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信息公開工作,精心組織省內媒體圍繞“12311”(即:1個公開,公開督察組值班電話和信箱;2個及時,及時公開群眾信訪舉報件情況和辦理情況;3個發揮,發揮好中央、省級和新媒體作用;1個主動,主動公開典型案例;1個幸福感,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主線,扎實有效地做好信息公開工作。督察“回頭看”期間,省、市“一臺一報一網”專欄共刊播消息3287條,其中,電視臺855條,報紙947條,網站1485條;公布5批20個典型案例、33批《信訪舉報件情況》《信訪舉報件辦理情況》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圓滿完成了邊督邊改信息公開任務,為督察“回頭看”工作提供了有力輿論支持。
(二)環境質量信息公開情況。在省廳網站、手機APP上實時發布14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每日發布城市AQI和全部市、縣(市、區)空氣自動站點AQI日報以及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每月定期在省廳網站公開全省各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情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地表水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實時公開全國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質自動監測報告,每月公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報告,每年定期對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和直排海污染源例行監測信息進行公開。建立大氣污染預報預警機制,會同省氣象臺在空氣質量可能出現中、重度污染時,及時發布大氣污染預報預警信息。
(三)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情況。落實國家《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試行)》,組織完成全省1567家重點排污單位確定和公開工作。修訂了《遼寧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修訂)》,組織對火電、造紙和水泥行業370家企業開展了2017年度環境信用評價,評價結果向社會通告并推送至信用遼寧平臺,金融等部門已對不良企業采取停貸、限貸措施。各市均制定了本行政區域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并通過政府網站、報刊、廣播等媒體向社會公開。重點排污單位按要求公開基本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環境信息,全面落實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責任。
(四)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情況。全面完成生活垃圾焚燒廠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裝、樹、聯”(裝自動監測設備、樹電子顯示板、聯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工作。2018年,全省已建的3家生活垃圾焚燒廠全部完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及改造、相關數據聯網上傳,并在廠區門口設置電子顯示板,按要求公布6項監控指標。嚴格落實《遼寧省環境保護廳行政執法單位“雙隨機、一公開”環境監管實施辦法》,建立了涵蓋全部被監管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對象名錄庫,建立了涵蓋所有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環境監管執法人員名錄庫,并全部向社會公開。依據“環境監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按照“誰抽查、誰公示”的原則,抽查工作結束后,檢查單位對抽查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格懲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檢查企業名稱、所在城市、檢查人員、檢查時間、檢查記錄等信息。2018年,共對13118家次污染源開展了“雙隨機”檢查,公開檢查信息5118次。
(五)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信息公開情況。以深化環保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重點,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梳理公開行政事項目錄及辦事指南,環評文件審批等10項行政許可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固體廢物跨省貯存處置審批等4項行政許可推行“零上門”服務,實行“不見面審批”。落實環評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加大公示力度,從項目受理、擬批準和批準三個環節做好項目審批信息公示公開。加強環評審批信息公開監督管理工作,每月調度市、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環評審批信息公開情況,對公開情況進行檢查,針對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完善措施。 2018年,我廳部門網站公開項目批準服務信息240條,公開項目批準結果信息163條。
(六)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信息公開情況。我廳在部門網站“環境管理”欄目下設置了“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農村環境管理”“固體廢物管理”“環境監測”等欄目,及時公開大氣、水、土壤等污染管控和修復、實施效果、污染源監測等信息。設置“法律法規”欄目,及時發布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等相關文件。設置“應急執法”“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危險廢物和固廢管理信息公開”“輻射安全許可證信息公開”等欄目,及時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調查處理、監管執法、環境信訪及應急處理等信息。設置環保督察專欄,及時發布中央環保督察和省級環保督察相關信息。2018年,我廳共發布環境保護信息3099條。
同時,按照要求在我廳網站公開了部門2018年度財政預算和2017年度財政決算情況。
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情況
繼續完善政務服務網上平臺,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統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積極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全部10個行政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4個行政審批事項推行“不見面審批”,收件、受理、審批實行“網上辦”,法定必要資料采取郵寄和中介機構代辦制,建立建設項目容缺受理機制,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積極推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使用和管理,組織召開了全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視頻培訓會,進一步規范備案系統的信息報送工作。在生態環境部2018年全國環評審批信息報送工作考核中,我省在“環評信息報送整體考核情況”“省級環保部門考核情況”“地市級、縣級環保部門抽查”等三項考核中結果均為“優”。積極開展“5·15政務公開日”宣傳活動,在省政務服務中心通過擺放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手冊、現場解答群眾咨詢等形式開展宣傳,向辦事群眾和企業公開省生態環境廳采取的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的具體措施,方便了群眾,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五、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我廳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針對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關注度高、建議提案數量逐漸增多的實際,進一步落實領導責任,完善工作體系,認真履行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建議提案辦理工作。2018年,我廳主辦建議提案26件(省人大建議20件、省政協提案5件、省人大議案1件),按時辦復率100%,均得到了代表、委員滿意評價。其中,5位省人大代表對我廳的答復表示非常滿意,有1件建議提案被省建議提案主管部門轉發推廣,有2件建議提案被納入第三方評估,受到了好評。25件建議提案辦理結果、答復意見全文均按規定在我廳網站進行公開,1件因涉密沒有公開。
圖2: ?2017—2018年度建議提案辦理數量
? | |
? | ? |

六、開展政策解讀情況
我廳部門網站專門設置了政策解讀、行業政策與解讀兩個欄目,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重大政策文件、法律法規以及政策動態等進行及時解讀。2018年,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重點對《遼寧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遼寧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辦法(試行)》以及《遼寧省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遼寧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實施方案》等進行了解讀。同時,政策解讀材料與文件互為鏈接。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法規政策和重大措施,通過參加新聞發布會、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帶頭宣講政策,解疑釋惑,傳遞權威信息。全年共發布政策解讀稿件16篇。
七、政務輿情處置回應情況
進一步完善政務輿情收集、研判、回應的流程機制,及時對輿情回應的效果進行評估。圍繞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落實和督察“回頭看”、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重點工作,及時了解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切,有針對性地配合社會主流媒體做好公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回應工作,及時發布準確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及處置結果等。2018年,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2次,通過微博、微信回應事件87次;督察“回頭看”期間,公布5批20個典型案例和33批《信訪舉報件情況》《信訪舉報件辦理情況》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
八、依申請公開工作情況
2018年,我廳收到依申請公開41件,包括當面申請16件,網絡申請10件,信函申請15件。其中,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的2件,同意公開答復的14件,同意部分公開答復的4件、不同意公開答復的1件(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的7件,申請信息不存在的10件,告知作出更改補充的3件。本年度因政府信息公開提起的行政復議3件、舉報投訴1件(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向中央環保督察組投訴我廳未公開2017年以來行政處罰信息),未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提起的行政訴訟。
圖3:2018年依申請公開受理方式
? | |
? | ? |
??
?九、制度建設情況
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制定并印發了《遼寧省環境保護廳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進一步擴大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范圍,明確公開事項,規范公開內容和形式,落實公開責任,強化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和報送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和規范行政審批、決策信息等主動公開工作。制定了《遼寧省環保系統新媒體矩陣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對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規范管理,有效提升質量,確保良好運行。制定了《網絡與信息安全通報制度》《網站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制度,加強網站系統運維的規范性和持續性,保障了各業務系統穩定高效運行。認真落實《遼寧省環境保護廳環境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嚴格按制度要求做好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保密審查、監督考核等工作。積極參加省政府及生態環境部關于政務和信息公開工作培訓,本年度培訓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