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關于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打好藍天碧水 凈土保衛戰的提案(第13020021號)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24年08月18日
- 編輯:生態環境廳辦公室信息
- 來源:
SourceURL:file:///home/thtf/桌面/主辦答復最終/政協/0021.doc
?[A1]
[同意公開]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遼環提復〔2024〕36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簽發人:陶寶庫
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關于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打好藍天碧水凈土
保衛戰的提案(第13020021號)的答復
農工黨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省工作開展情況
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切實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主要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深入開展藍天保衛戰。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精準應對重污染天氣,將2.2萬家企業納入重污染天氣應對清單實施差異化管控。全省重點鋼鐵企業累計完成604個重點工程,實施840個VOCs治理項目,VOCs削減量約2.3萬噸。累計完成農村清潔取暖改造9.1萬戶,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3290蒸噸;完成工業爐窯治理389臺,清潔能源替代20臺;指導88家發電企業做好碳排放月度信息化存證工作,為下一履約周期奠定堅實數據基礎。強化移動源監管,整治超標車輛790輛,新增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19443臺。打造鐵海快線班列品牌,推進短途煤炭“公轉鐵”。2023年,全省PM2.5濃度為32.4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86.5%,重污染天數比例為0.3%。
二是深入開展碧水保衛戰。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進一步深化遼河、渤海(遼寧段)綜合治理,持續強化河湖長制。推進入河入海排污口規范化整治,累計完成2萬余個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實施入海河流總氮治理,納入省政府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的8條國控入海河流總氮濃度較2022年同期大幅下降。大伙房水庫入選國家美麗河湖優秀案例。2023年,全省地表水水質狀況為良好。全省150個國考斷面中,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斷面128個,占比85.3%,無劣Ⅴ類水質斷面。86個縣級及以上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均達標。
三是深入開展凈土保衛戰。強化農用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8個縣區完成耕地重金屬污染成因判別。有效管控耕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保障204個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完成54個關閉搬遷企業地塊污染管控。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完成471個村環境整治,扎實推進錦州市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沈陽、大連、盤錦市國家“無廢城市”12個重點項目已建成7個,推動10個市(縣、區)開展省級“無廢城市”建設。
(二)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提前介入、靠前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國審項目全程協辦,省審項目即來即辦,市審項目跟蹤督辦,環評審批時限均壓縮至法定時限50%以內,推動徐大堡核電等一批高質量項目落地見效,推動優化能源結構。2023年,全省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審批2979個,總投資額3315億元。
二是以精準執法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出臺省級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裁量辦法,推動各市聘請378名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讓執法工作更規范更有序更陽光更透明。將3017家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無事不擾。規范輕微違法免罰制度,以精細化容錯整改助力企業發展。
三是鍛長板補短板,推動傳統行業綠色轉型。累計完成537個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重點項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59億元。鞍鋼鲅魚圈分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鋼協公示。推動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835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削減揮發性有機物約2.5萬噸,為項目落地騰出環境空間。
四是推動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節能環保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方案,啟動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皇姑區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建設。大力推進EOD項目,大連市石灰石礦生態修復與產業融合發展等5個項目進入國家項目庫,總投資132億元。引導中化集團、中青旅、中鐵集團、中交集團等央企參與我省EOD項目建設。
(三)堅決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一是深入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緊盯危險廢物、尾礦庫、重金屬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全省生態環境領域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和輿情事件。推進新增的鄉鎮級水源保護區劃定,補齊農村水源保護短板,縣級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持續穩定達標。修訂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二是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新增人類活動問題總數和面積實現“雙下降”。本溪市、沈陽市沈北新區、大連市莊河市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鐵嶺市西豐縣獲評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三是不斷深化固體廢物監管。印發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完成全省首輪化學物質環境信息調查和環境風險優先評估化學物質詳細信息調查。開展全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積極爭取國家東北區域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技術中心落戶遼寧。
四是持續強化輻射安全監管。出臺“十四五”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方案,推進紅沿河核電廠監督監測系統、前沿站升級改造,以及徐大堡核電廠監督監測系統建設;定期舉辦輻射事故綜合應急演習,全省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四)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
一是推動東北三省一區區域合作。東北三省一區政府簽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東北三省一區生態環境廳簽訂危險廢物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協議、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聯合開展交叉執法檢查實戰練兵。遼寧、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簽訂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合作協議。聯防聯控、共享共治,推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二是強化考核力度。加強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從黨政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和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按年度完成對各市2019—2022年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2024年4月,印發《2023年度各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暨美麗遼寧建設成效考核指標評分細則》,統籌推動美麗遼寧建設。
三是推動重點改革任務落實。在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匯報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情況。有序推進排污許可提質增效,集中開展5857家企業核查專項行動,完成840家限期整改企業整改銷號。持續推進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完成2022年度3983家企業年度披露,確定3849家企業納入2023年度披露名單。
四健全法規標準制度。制訂《遼寧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草案。出臺《遼寧省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等3項地方標準。制修訂《遼寧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管理暫行辦法》《遼寧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建立遼寧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協調機制,成立遼寧省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
五是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依法嚴厲查處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嚴重污染環境的環境違法行為,全省累計查處污染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999件。聯合省公安廳、省高檢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查辦案件226件。執法大練兵工作連續四年被國家評為優秀等次。
六是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水平。推進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建設,撫順、營口等7個市完成顆粒物組分監測站和光化學污染監測站建設,沈陽、大連功能區聲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建成。持續推動5個區域應急監測中心建設,推進沈陽、大連碳監測試點和海洋“藍碳”監測。建立全省應急監測專家庫。圓滿完成第四屆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并被納入省級職工技能大賽。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全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攻堅之年攻堅之戰部署安排,緊扣新時代“六地”目標,聚焦“八大攻堅”任務,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美麗遼寧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厚植生態底色。
(一)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是謀劃部署美麗遼寧建設。研究制定關于深入推進美麗遼寧建設的意見,組織編制美麗遼寧建設規劃綱要,提出美麗遼寧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二是深入開展藍天保衛戰,組織制定我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實施方案,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精準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三是深入開展碧水保衛戰,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出臺河流斷面水質補償辦法,推進入河入海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深化遼河、渤海(遼寧段)遼寧段綜合治理,開展省級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四是深入開展凈土保衛戰,有效管控耕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穩步推動農村環境整治。
(二)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完整、準確、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決不要帶污染的GDP,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解放思想,勇于擔當,為重大項目落地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把好關服好務。二是認真落實新一輪政策舉措。對績效A級或引領性企業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期間不采取停限產措施,實行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豁免管理,對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企業“無事不擾”,簡化完成規劃環評產業園區的建設項目審批手續,指導納入碳市場企業盤活碳資產。三是深入推動傳統行業綠色轉型。聚焦24家重點鋼鐵企業,加快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繼續推進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提級改造。四是推動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繼續謀劃一批高質量EOD項目,持續強化“無廢城市”建設等國家試點示范建設,培育一批環保產業龍頭企業,創建產業集聚示范園區。五是全力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深入謀劃一批高質量項目納入中央儲備庫。
(三)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一是緊盯危險廢物、尾礦庫、重金屬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二是依法采取最嚴格的飲用水水源保護措施,確保飲用水源環境安全。三是推動國家東北區域性危險廢物風險防控技術中心建設,加強我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四是加強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監管,有效保障核與輻射環境安全。五是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扎實推動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四)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一是加強東北三省一區生態文明建設合作交流水平,加強危險廢物、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合開展交叉執法檢查,進一步提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交流合作能力。二是推動重點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信息披露制度落實落細,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機制。三是完善生態環境法規標準體系。推動制定地方環保標準和規范性文件,強化美麗遼寧建設法規制度保障。四是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形成網絡輿情的環境違法行為,堅決嚴肅查處。繼續組織開展執法大練兵工作,提升執法能力。五是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水平,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持續推進我省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建設,持續推動5個區域應急監測中心建設,推進沈陽、大連碳監測試點和海洋“藍碳”監測。健全完善全省應急監測專家庫。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升監測業務本領。
聯?系?人:齊宜光
聯系方式:15998221299
遼寧省生態環境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年6月14日
抄送: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