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39號關于加強我省流域水污染防治與風險管理對策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14日
- 編輯:
- 來源:
?[A]
[同意公開]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遼環建復[ 2018 ]061號
?
簽發人:李德民
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39號建議的答復
?
史冠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省流域水污染防治與風險管理的對策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編制并發布實施《遼寧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召開全省動員部署會,與各市、省直相關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相繼出臺了《遼寧省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和保護攻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遼寧省河流斷面水質污染補償辦法》等文件,持續發力,綜合施策,全省水環境質量穩中趨好。2017年,全省86個“水十條”地表水考核斷面中,49個為Ⅰ—Ⅲ類水質,占57%,同比上升8.2%;6個為劣Ⅴ類水質,占7.0%,同比下降4.6%。
1、推進精準治污,綜合治理河流污染。
針對支流河水質超標問題,選定17條重點河流制定《遼寧省河流水質限期達標實施方案》,一河一策,掛圖作戰。全力推進黑臭水體整治重大民生工程,超額完成“水十條”要求的60%消除比例,實現新突破。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3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日處理能力129.9萬噸。構建了“監控、監視、控制三位一體”全天候精確監管模式,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
2、加快產業升級轉型,開展節水工作。
鼓勵發展低耗水高新技術產業,2017年,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0%,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幅17.3個百分點。推動重點行業技術改造,全省造紙、鋼鐵、氮肥、印染、制藥、制革等六大行業53家企業清潔化改造工作按要求完成或實施改造。加快落后產能退出,完成淘汰水泥行業落后生產線共33條,產能421.5萬噸;淘汰12座小高爐,產能129萬噸。推動重污染企業搬遷退出,完成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5戶企業搬遷改造。完成造紙、印染、制革、制藥、電鍍等重點水污染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開展節水工作,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部署,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用水大戶開展計劃用水管理,對月或全年取用水超過計劃的進行警告和組織開展水平衡測試等工作,并對超計劃取用水的實行水資源費累進加價收費。提高經濟杠桿作用促進節水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公共管網供水區和水利工程供水區地下水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和省直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推進節水型社會和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連續四年開展了四批省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活動。
3、完善環境監管聯動執法機制。
為切實整治涉水企業污染,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各項專項執法行動中要求各地綜合運用行政、刑事手段依法嚴肅處理環境違法行為,采取掛牌督辦、綠色信貸限制、綠色供電限制等綜合措施,督促企業整改環境違法行為。對符合行政拘留條件或涉嫌刑事犯罪的企業,依法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對存在超標、超總量排污的企業,納入黃紅牌企業名單予以公示;對屬于“十小”的企業,依法上報屬地政府責令關閉。2017年,我省共辦理涉行政拘留移送案件142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移送案件52起,對15家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實施掛牌督辦,累計對74家超標超總量排放水污染物的企業納入黃紅牌名單并向社會公示,有力維護了我省水環境安全。開展全省飲用水源水質保障專項整治行動,關閉或取締54個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267個違法項目,關閉50個非法排污口。
4、建立水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一是建立政府部門應急預案體系。自2013年相繼出臺《遼寧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遼政辦〔2013〕69號)和《遼寧省大伙房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遼政辦〔2013〕70號)后,全省14個市也相繼出臺市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同時各縣級人民政府也基本完成了縣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二是加強對企業應急預案的備案管理工作。按照環境保護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和《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我省加強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工作。三是建立三個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并針對水污染組織多種形式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5、加強水環境質量的全方位監測。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省環保廳每年定期對全省280個國控、省控和市控斷面組織開展水質例行監測。其中,國控斷面和省控斷面監測項目為水溫、溶解氧、重金屬類(銅、鋅、硒、砷、汞、鎘、鉻﹤六價﹥、鉛)、有機物類等共計25項(入海斷面增測氯化物;入庫河流斷面增測總氮);市控斷面監測項目為水溫、溶解氧、重金屬類、有機物類等14項及特異污染因子。自“十一五”以來,為提高全省河流水質預警監測能力水平,滿足環境管理需要,省環保廳積極組織開展水質自動站建設,構建并逐步完善遼寧省地表水水質預警監控網絡。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48座水質自動站。
6、強化科技成果轉化。
“十二五”期間,國家水專項遼河項目共突破85項關鍵技術,在45個示范工程中得以應用,其中有20項得到產業化推廣。我省充分利用國家水專項科研經費和地方配套資金,建成“遼河流域水環境安全智能監管系統”和“遼河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智能化平臺建設”課題等水環境管理平臺,并實現了業務化運行。“遼河流域水環境安全智能監管系統”,初步實現總量減排、風險預警等多種功能,形成46個點組成的遼寧省流域水環境預警監測網絡。開發了“遼寧水質在線自動監測與預警系統App”,用戶通過手機可實時查詢31座水質自動站的水質類別、主要污染指標及濃度和歷史趨勢,隨時掌握遼河流域主要斷面的水質狀況。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迅速進行科學處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與經濟損失。“遼河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智能化平臺建設”搭建多元數據采集傳輸網絡,建設水環境數據中心,構建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智能化平臺,涵蓋流域污染源動態監管、水環境質量綜合管理、一體化實時監控、流域總量控制與核查、應急管理指揮和輔助決策支持等功能,目前已實現業務化運行,并通過了國家水專項辦公室組織的正式驗收。
7、建立健全經濟補償制度,積極爭取資金支持。
省政府修訂出臺《遼寧省河流斷面水質污染補償辦法》,將考核指標原來僅COD一項,增至21項;補償范圍由原來的相鄰市跨界斷面,擴大為支流河入干流斷面;扣繳標準干、支流提高一倍,同時加大對劣五類斷面的處罰。省發改委向國家發改委申請撫順市撫順縣、新賓滿族自治縣及清原滿族自治縣為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特殊地區,所在地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補助比例參照西部地區按60%執行,高于全省其他地區45%的補助比例。2017年底,省發改委積極組織撫順市發改委實施撫順市撫順縣石文鎮北部片區生活污水管網工程等4項水環境治理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337萬元。
8、強化社會監督與公眾參與。
為加強落實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省環保廳相繼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全省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加強全省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污染源企業依法公開基本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環境信息。同時,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加大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力度,設立處罰信息公開網絡專欄,按照《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的要求,向社會公開行政處罰信息,進一步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按照省政府“突破水”要求,通過精準整治支流河、狠抓工業點源監管、全面治理黑臭水體、強化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合理調配生態水、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建立長效保障機制等重點工作,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實施“1234”工程。即“1”是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是加大重點流域規劃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的實施;“3”是實施飲用水安全保障行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行動和重污染河流根治行動,確保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4”是建立超標即應急工作制度、實行預警督辦制度、強化約談考核制度、完善水污染防治法規建設等四項保障措施。
二是加快完善流域水質監測網絡建設。統一規劃設置監測斷面(點位),提升飲用水水源水質全指標監測、海洋監測、水生生物監測、地下水環境監測、化學物質監測及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支撐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相關工作要求,我省繼續加大水站建設力度,擴大水質自動監測范圍,盡快實現“國家考核、國家監測、數據共享”,確保地表水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三是加強水環境風險評估與管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水處理重點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污水廠提標改造、行業廢水達標處理技術成果轉化,示范推廣控源減排和清潔生產先進技術。建立健全跨省、跨區域應急聯動機制。在水源地、跨行政區及跨國界等敏感水域建設應急防控工程,基本形成覆蓋全省、實現100公里救援范圍的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重點提升地表水污染、危險化學品泄露等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技術支撐和處置救援能力,推動整合應急指揮和視頻監控網絡,構建環境事件應急信息及物資共享機制。
四是加強法制與監控,消減重污染的生產項目。2018年年底前完成我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省環保廳將會同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加大對生態保護紅線內的監管力度。實施排污許可制,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明確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量限值,控制污染物排放。2018年正在開展鋼鐵、屠宰、淀粉等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將企事業單位的污染物控制指標、環評和企業污染物排放的全過程管理要求,綜合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做到依證管理,按證排污,違證處罰。評估現有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風險,按照國家公布的優先控制目錄,嚴格限制其生產、使用和排放,并逐步淘汰替代。
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項重大民生工作,改善提升水環境質量,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將肩負起這一歷史重任,全力以赴,向全省人民上交一份滿意答卷。同時,感謝史冠軍代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請您繼續關注環保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
?
?
?
?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2018年5月8日
?
?????????????????????????????????
?
?
?
?
?
?
?
?
?
?
?
抄送:省人大人選委、省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