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55號關于建立渾河流域森林生態補償制度建議的答復
-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14日
- 編輯:
- 來源:
?[A]
[同意公開]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遼環建復[ 2018 ]049號
?
簽發人:李德民
對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第1455號建議的答復
?
孫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渾河流域森林生態補償制度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生態補償是保育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在改善物質能量流向,理順生態系統內各要素關系,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態補償機制既是連接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的紐帶,又是解決相鄰區域之間以及更高層次上生態保育問題的關鍵。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已不僅僅是一項協調區域發展的環境保護政策,也是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一個主要手段,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
從我省流域生態補償制度的演化過程看:該機制自2009年開始施行,在執行過程中,我們對其不斷完善更新。針對遼河治理的實際情況,2010年增加鞍山的解放河丁家橋斷面,2011年新增了綏中縣的出縣考核斷面。同時,考慮到“十二五”期間,國家主要污染物減排考核指標和遼河流域規劃的考核指標,將氨氮納入遼河流域干流考核指標,并且將原來全年每月一個考核目標,分為枯水期和非枯水期兩個目標,使考核指標更加科學化、合理化。2012年,結合遼河治理攻堅戰、大渾太流域治理殲滅戰、凌河治理阻擊戰,又新增昌圖縣跨界斷面、支流河入河口斷面以及非跨界干流斷面,考核斷面達到99個,是最初設置斷面個數的3倍多,同時考核指標也調整為21項全指標考核。針對遼河治理摘帽工作,按照遼河2012年干流和主要支流達到四類水質的要求,考核目標進行了逐條河流,分水期的制定。超標一個類別,遼河干流斷面扣繳50萬元,其他河流扣繳25萬元。遞增超標,翻倍扣繳。2013年,考核斷面數增加至108個,其中84個參與資金扣繳和補償,其余24個只參與省政府績效考核,考核指標仍為21項全指標,不再分水期,并實行各市例行監測數據與省預警監測數據相結合制度。同時提高了資金扣繳標準,即遼河干流斷面每超標一個類別,扣繳100萬元,支流每超標一個類別,扣繳50萬元。2014年,斷面數仍維持108個不變,并首次提出對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的地區進行資金補償,在原有“罰劣”的基礎上“獎優”。2015年,繼續執行原有的成熟考核辦法,并參照省內流域斷面補償政策,對涉及吉林與我省的跨界地區昌圖縣給予資金補償。2017年,針對該項機制的法律時限已過期以及河流污染變化等原因,經省政府同意,我廳在原有成熟辦法的基礎上,對補償機制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完善,力求河流斷面覆蓋更廣、考核辦法更完善。
由上述該機制的演化過程可以看出,我廳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成熟與完善的路上積極探索最合理的方法和途徑,從“十一五”末期單一的縱向財政轉移支付到“十二五”末期以“獎優罰劣”為基礎的橫向縱向雙向支付,從單一斷面單一因子考評到全流域多門類斷面21項因子考評,流域補償機制讓更多的群體受益的同時,亦為上游為環境的發展做出犧牲和貢獻的受損群體進行了補償,使全流域公平合理地共享環境資源、分擔治理任務。
從該項機制實施的分布情況看:目前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正在全國遍地開花,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四川、陜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多省份正在大力推進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我省的沈陽、大連、鞍山、錦州、營口、遼陽、鐵嶺、朝陽、葫蘆島等多城市也在實施該項機制,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考慮到該項機制作為深化流域治理行之有效的抓手,我廳近年來亦對尚未建立該項機制的地區提出了工作要求,即參照我省流域生態補償辦法,建立本市轄區內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全省、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全覆蓋,勢必會為下一步補償機制向更縱深層次、更多補償方式的發展提供有利環境,也更能對接新形勢下的新環境訴求。
從生態補償制度執行的效果看:該機制實施以來,在河流水質目標逐年嚴格、河流斷面個數逐年遞增的情況下,超標斷面呈減少趨勢,盡管2014年遼河流域經歷了63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2015、2016年持續旱情的影響依舊存在,在河道嚴重缺少生態水補給的條件下,全流域河流總體水質保持平穩,2017年河流水質穩中趨好,這與我省科學、合理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密不可分。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給我們提出的合理建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廳將繼續拓寬除流域生態補償外的生態補償機制,為保護水資源、森林生態資源等生態環境作出貢獻和犧牲的地區,提供直接和間接的補償;同時進一步完善縱向生態補償制度、探索橫向和市場生態補償機制,使我省生態補償更系統化、規范化、合理化。
?
?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
2018年5月10日
?
?????????????????????????????????
?
?
?
抄送:省人大人選委、省政府辦公廳